学习记|贵州革命先烈之练国梁 • 胡秉铎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07日 18:18      点击:

【编者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中共贵州省委改革办、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近期将通过“贵州改革”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众集中推送一批在革命战争时期、剿匪斗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贵州革命先烈(含贵州籍和在贵州牺牲的中共党员及席大明等5位著名的民主人士)事迹,弘扬浩然正气,感悟精神力量。今天介绍的是练国梁、胡秉铎2位革命先烈事迹。

练国梁(1901-1927)

练国梁,字绩丞,汉族,1901年10月生,贵州省榕江县人。练国梁15岁开始就读于县城一家私塾。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渐渐激起他对黑暗社会的不满。1918年他离开家乡前往贵阳,考进了南明中学第一分校。五四运动爆发后,练国梁深受其影响,开始立下以身许国、振兴民族的抱负。从此,他努力学习新文化知识,阅读进步书刊,吸收进步思想,以此武装自己。

1924年8月,练国梁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分配在步兵科二队学习。练国梁在黄埔军校学习用功,刻苦操练,战术学、兵器学等学科门门成绩优良。1925年2月1日,练国梁参加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社”,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练国梁参加了广东革命政府发动的讨伐叛逆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和平定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阴谋叛乱的战斗。他作战勇敢,冲锋在前,受到了实践的锻炼。1925年9月,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黄埔军校。1925年11月,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武装部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在广东肇庆成立,练国梁担任该团机枪连连长。练国梁忠实地执行团里的训练计划,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领全连官兵进行紧张的军事训练。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挺进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独立团于6月4日直抵湖南绿田、黄茅铺,打响了对直系军阀作战的第一枪。在浏阳、长汀、平江、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斗中,练国梁沉着指挥,奋勇作战,所率的机枪连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汀泗桥战斗中,全团指战员如出山猛虎,喊杀着冲向敌人,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慌乱不堪,纷纷弃阵而逃。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天险汀泗桥已被独立团攻占。攻占汀泗桥后,独立团又一鼓作气攻占了咸宁城,近逼贺胜桥。1927年1月,练国梁升任75团第3营营长。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一些投机革命的国民革命军军官趁机叛变,投向蒋介石。5月中旬,驻防鄂南的武汉政府所辖独立师师长夏斗寅背叛了革命。在蒋介石的指使下,夏斗寅率领7个团和几支地主武装,偷袭武汉国民政府。此时,保卫武汉国民党政府的重担落在武昌卫戍司令、共产党员叶挺肩上。练国梁也英勇地参加了保卫武昌的战斗。5月17日,夏部进到距武昌只有30余里的纸坊镇。叶挺亲率所部73团、75团和学兵队前往纸坊迎敌,他们猛冲猛打,夺回了纸坊镇和纸坊车站。在夺回纸坊镇的战斗中,练国梁所率的3营冲锋在前,作出了突出贡献。次日拂晓,敌人向驻守纸坊镇的武昌部队发起反扑,练国梁指挥全营官兵坚守阵地,与敌人展开了激战。正在危急的时候,叶挺率领后继部队赶到,在国民革命军的前后夹击之下,敌人只得向土地堂方向逃窜。练国梁率领全营乘胜追击,在土地堂附近遇到了敌人主力部队,双方又展开了一场激战。练国梁身先士卒,率部冲入敌阵,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6岁。

胡秉铎(1902-1927)

胡秉铎,字鸣之,1902年12月生,贵州省榕江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毕业生。胡秉铎5岁那年,其父将他过继给叔父胡宗泽作嗣。胡宗泽是清末秀才,曾任榕江商会会长、县参议会副议长、榕江县学校管理员等职,家资甚殷,为榕江首富。胡秉铎6岁启蒙读书,8岁进入榕江七年制高级小学,15岁就读于私塾。他从小立下远大志向,常对同学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吾辈担当。”所以,他读书特别用功刻苦,从不囫囵吞枣,所学课文大都能熟读成诵,并将知识融会贯通,因而成绩优异,深受业师赏识,特安置他与另一学生独享一间书房,以示厚爱。1918年,胡秉铎养父为让他精修学业,特在家办“专馆”,厚金从邻县黎平请来饱学之士陈锡侯,对他精心教授。胡秉铎学识与日俱增,被人视为“神童”。陈锡侯认为胡秉铎“器宇非凡,倘四海游学,精琢可成大器”,建议其父送他到贵阳求学深造。

1919年,胡秉铎赴省城求学,报考贵州省立法政专门学校,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他到贵阳不久,北京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受其影响,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萌发了改变旧社会、救国救民于水火的思想。1922年胡秉铎从贵州省法政专科学校毕业。同年3月,胡秉铎到达北京,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朝阳大学,读书期间,学习努力,成绩优秀。1924年1月,在上海的周逸群受恽代英、肖楚女主办的社会主义共青团刊物《中国青年》的启示,胡秉铎与贵州进步青年李侠公等人商定创办《贵州青年》。《贵州青年》创刊后,胡秉铎负责编辑工作。他常为组稿奔波,通宵达旦地审稿、编排、校对。在《中国青年》第36期《新刊批评》栏内热情洋溢地说它是“贵州人为了要求贵州前途光明而办的”。可是,贵州军阀对《贵州青年》却怕得要死,恨得要命,他们在给《贵州青年》社的一封信中,画了一支手枪进行威胁、恐吓。胡秉铎、周逸群等没有被反动军阀所吓倒,相反,更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他们用犀利的笔,揭露军阀的种种罪行,号召贵州青年团结起来,勇敢地与军阀作斗争,推翻黑暗的社会。胡秉铎发表在《贵州青年》第4期上的《杂感》,更是把斗争的锋芒直接指向军阀政府。他写到:“山国里酋长式的贵州政府……凭借权势,作威作福。”胡秉铎这些战斗的檄文,揭露了贵州军阀袁祖铭的倒行逆施,它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刺向反动军阀的心脏,极大地鼓舞了贵州广大青年向恶势力冲杀的勇气。《贵州青年》只出12期,但它对于启发青年的革命斗争觉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24年8月,胡秉铎经邓中夏推荐,从上海前往广州,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科。不久,胡秉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1月25日,苏联军事顾问鲍罗廷发起的“青年军人社”成立,并决定出版《青年军人》周刊,胡秉铎任该刊总编辑。2月1日,周恩来领导组织的黄埔军校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青年军人参加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正式成立,胡秉铎和徐向前、周逸群等被选为负责人。9月,胡秉铎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同年10月,他以见习军官的身份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在攻打惠州城的战役中,胡秉铎和其他将士英勇奋战,取得了惠州战役胜利。东征结束后,胡秉铎任第一军司令部机要秘书。1926年3月,中共两广区委为进一步加强统战工作,把滇、桂军中的青年军人团结起来,决定成立以“青军会”会员为骨干的“西南革命同志会”,并定于3月12日在广州大佛寺召开成立大会。“孙文主义学会”的头目知道后,扬言要“血洗会场”,妄图破坏“西南革命同志”成立大会。区委得到这一情报后,及时作出对付武装袭击的布置,确定由国民党左派人士毛景州和胡秉铎负责会场的保卫工作。当会议进行时,“孙文主义学会”干将杨引之、王惠生跳出来叫喊“这个会是共产党操纵的,不要听他们那一套”、“坚决清除共产党”等。王惠生还趁混乱之机,拔出手枪向大会主持人射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毛景州伸出手压住王惠生握枪的手,胡秉铎一个箭步跳到王惠生的身后,一把夺过他的手枪,同时用手枪对准王惠生的胸脯,大喊道:“谁要乱动,我就毙了他。”胡秉铎、毛景州将“孙文主义学会”的人逼出会场,使大会得以顺利进行。这就是有名的“大佛寺事件”。3月20日蒋介石一手策划,制造了“中山舰事件”,以周恩来为首的全体共产党员被迫退出第一军。中共两广区委认为,胡秉铎尚未暴露共产党员身份,与军长何应钦又是贵州同乡,私交也好,于是决定让胡秉铎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继续留在第一军,进行情报工作。胡秉铎收集了许多情报、资料,直接提供给周恩来。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师北伐,胡秉铎任东路军总指挥部第一科上校科长,在进军福州途中,胡秉铎与共产党员、第二十五师五十八团三营营长戴文取得联系。此后他俩以同学关系进行单线联系。12日,东路军攻占福州,胡秉铎被提任第1师政治部主任。驻福州期间,胡秉铎主持召开了有数十人参加的福州地方共产党秘密会议,由戴文负责秘密警戒。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随后又在广州、南京、杭州、厦门、福州等地发动了“清党”活动。胡秉铎在血雨腥风之中凛然不惧,他将生死置之度外,冒着生命危险,继续进行革命活动,时而找同志们谈话,时而去党的秘密机关开会。一天,他正在秘密召开共产党员大会时,因有人向何应钦告密,被南京公安局长温建钢带人逮捕。他在狱中给父亲写信说:“因事被警察厅下狱了,儿已失去自由,望家中不必挂念,干革命总是要有死难的,为布尔塞维克而死,虽死犹生。”胡秉铎入狱后,何应钦因慕其才华,又是同乡,私交尚好,便软硬兼施,诱其投降。胡秉铎忠于革命,不为利诱,后蒋介石令何应钦派人秘密将其杀害于南京,时年仅25岁。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传真):0851-83227284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邮编:5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