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微爱助力,齐心战疫”微课程|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发布日期:2020年02月21日 16:45      点击:

引言

当前,防控疫情的鏖战正在紧要关头,学校已经下发了延期开学的通知,教育学院学子遵守有关规定坚守在家中。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新型冠状肺炎病毒防控工作部署要求,教育学院积极倡导老师们开设“微爱助力,齐心战‘疫’”微课程,引导和帮助师生们开展自主学习。在这个特殊时期,让我们师生一起,停课不停教,延期开学不停学,用实际行动齐心战“疫”,共克时艰!

主讲人简介

余小茅,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学术研究领域:教育哲学;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哲学。目前主要致力于建构“人—文化—哲学”相统整的教育学体系框架和“人—过程—希望”相统整的新教育哲学体系框架。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教育发展研究》等杂志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近60篇,出版个人专著一部,参编教材两部。独立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项。获得省级奖励2次。

主讲内容

青春烂漫韶华的大学生,正是读书的黄金时段,恰如一年之春意最浓的人间四月天,倏忽即逝,错失不得。一如在最美的季节遇见最美的风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确乎理当在我们最美的青春岁月,遇见扣动我们心弦的那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好书。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知识储备、心理基础、人生阅历等等,都为我们真正走进那些享誉中外震烁古今的经典名著的“奥堂”作好了坚实的铺垫。此时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倘若舍此良机,焉能增补乎?这不正应了颜氏家训之训导: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

读书的目的又何在呢?难道仅仅是为了应考之需吗?抑或仅仅是为了在众人面前增加“谈资”以装点“门面”吗?是耶非耶。对于如今这一代大学生而言,诚然尚不能完全去掉读书的功利性,但我们认为读书还有更为重要的目的,那便是丰富我们的心灵世界。古时便有“腹有诗书气自华”那样一种推崇读书与一个人优雅气质的深刻关联,时间走到如今,我们更应当拥有一份自信,用那些浸润了一代又一代无数人心灵世界的经典名著去丰盈我们的心灵世界,如一名学者所倡导的那样:“与经典为伴,和名著同行。”让我们乘上经典名著的“翅膀”,翱翔于天际间。超越读书仅为应考的狭隘目的,一则滋润丰盈我们的心灵,一则开阔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拥有一份精神的逍遥与洒脱。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仿佛与一个伟人倾心交流。交流就意味着扩大了自我,也意味着开阔了视野。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读书显然也包括了这层含义,读书让我们能够跨越时空的阻隔,让我们可与无数古今中外的圣贤对话。以此观之,读书便不能局限于课本,当然也不能局限于学校。书中藏有大乾坤,读书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走进这样一个书中大乾坤,让我们走出封闭狭隘的小我,走进广阔无垠的外部世界,从而让我们心游万仞与无比通透。

读书让人拥有了一双精神的“慧眼”,进而心胸开阔与视野无限,一如法国大文豪雨果所言:世界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内心活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想我们已经找到了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无限宽广的一条道路:那便是与书为伴更是与好书为伴。

我们追求经典导读教学(尤西林先生名之曰“作为个案教学的经典导读”),盖源于我们这代人在本科学习阶段的一点印象特别深刻的体会,当时(指上个世纪80年)的大学校园一浪接着一浪的各种新思潮席卷而来,虽说当时有不少大学生是被动卷入,所以这部分大学生仅仅是凑凑热闹而已,但是也不可否认还是有不少大学生,尝试穿透这层表面的“热闹”而准备深入探究其内在的学理,如此一来,势必要走上一条精心研读支撑这些思潮的学术名著的漫长之路,这一路一走仿佛“弹指一挥间”,便走过了30多年。深耕研读这些经典名著的最深感受便是:让我们有了超越狭隘的教科书式课程知识之后的博大与深邃,并且培养起一种尊重原典敬畏原典研读原典的治学精神。以经典名著导读提升本科课堂教学的学术品位,已然成为吾辈及诸多同侪多年以来矢志追求的本科课堂教学境界。这种课堂教学追求可谓与尤西林先生主张“作为人类文化精华代表形态之一的经典文本,通过个案性研读,所能学习的不仅是知识与观点,而且是支撑知识观点的思想框架与运思方法,以及在最深层面上人文主体的个性创造、意志决断与情感态度。”(参阅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1.)不谋而合。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学者小林康夫的见解颇为值得借鉴:“要真正品味‘学问的乐趣’,首当其冲便是去大量阅读充满学问乐趣的书籍。……——在手边,若没有几本严谨的研究书,那必定无法开展真正的学问研究。大量读好书——这才是最佳方法。”(参阅小林康夫.知识的方法与责任.丁瑞媛,张俊跃,孙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68.)一流文献锻造一流学者,让大学本科生及早接触一流文献,不失为引领他们走进学术殿堂的一个有力“抓手”。如此,他们便会发展起质疑问难、研读文献、缜密思考和分析判断等诸多能力,并且真正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们必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具体到我院为本科生开设的“中外教育经典名著导读”这门课程的情况,我设计了所谓的“四步”教学法:一是识其人,二是读其书,三是含英咀华,四是为我所用。下面是我为学生开列的中外教育经典名著之书目——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公共选修课“中外经典名著导读”选读书目(供参考)


[责任编辑] 一审(院) : 田灿雲; 二审 (院) :李帆; 三审(院) : 胡长华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传真):0851-83227284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邮编:5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