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
“微爱助力,齐心战疫”微课程|韦文华教授带你领略语文教育三重境界
发布日期:2020年02月28日 17:53      点击:

引言

当前,防控疫情的鏖战正在紧要关头,学校已经下发了延期开学的通知,教育学院学子遵守有关规定坚守在家中。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新型冠状肺炎病毒防控工作部署要求,教育学院积极倡导老师们开设“微爱助力,齐心战疫”微课程,引导和帮助师生们开展自主学习。在这个特殊时期,让我们师生一起,停课不停教,延期开学不停学,用实际行动齐心战“疫”,共克时艰!

主讲人简介:

韦文华,教育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教师资格认证面试考官,贵州省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评委,贵州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贵州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专家。参编教材五部,发表文章四十余篇,主持厅级以上课题十余项。

主讲内容:

语文教育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学生核心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语以经世,文以养心”,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关系到个人修养、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影响人的一生,必须正确对待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本我教育”、“自我教育”、“超我教育”。“本我教育”位于人格结构最底层,先天的本能,遵循语文学习快乐原则。“自我教育”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负责调解本我和超我,遵循现实原则,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主的精神。“超我教育”位于人格结构最高层,遵循道德原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养”(包括知识、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本我语文”给学生以真,“自我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超我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一、语文“本我教育”,培养读书人

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传递出人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道前路几何。语文教育以培养读书人作为初级目标,这一过程就是在求其“技”而得其“真”。

一位学者说过:“我坐在这里,就是我所看过的东西的总和,如果没有阅读,我将一文不值。”朱永新教授说:“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举目世界,凡是发达国家,其国民必爱阅读,阅读决定国民的素质。

做一个读书人,非常困难。读书人和读书的人,虽然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完全不一样。很多读书的人初衷是想做一个读书人的,他们坚定地走在通往读书人的路上,但是越走发现路越来越长。一个只是读了一点书并认识几个字的人,不能算作读书人;一个一心读圣贤书,却不能把“读”与“做”有机结合起来的人,依然不能成为读书人。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二、语文“自我教育”,培养规矩人

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传递出在追逐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求之不得之后形容消瘦而却继续追逐无怨无悔。语文教育在完善自身教育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与社会接轨、与时代接轨,培养社会需要的规矩人。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学家、思想家孟子也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随着教育改革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对于学生规矩的养成,从语文教学方面看,作为语文教师更要时刻贯穿规矩教育,以此让学生尽快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从教育教学看,学生处于入学新阶段,规矩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使他们尽快树立规矩意识,规范自己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学校和教师作为语文教育的行为主体,要明确自己导向的着力点,这样才能确保语文教育改革理念的真正落实,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真正生成。

学校的引导在于教育教学环境的创设。作为学校,要为语文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要为语文学习创设阅读环境。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在于兴趣的保持与能力的生成。去除语文教学的功利化追求,让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质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认识、探索、享受真理生成的过程,进而体验语文的无穷曼妙。教师要给予学生中肯、科学、宽容的评价,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自我反思、矫正,最终促进语文素养的生成。

三、语文“超我教育”,培养圣贤人

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传递出曾经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的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经追逐到了。语文教育之路漫漫,做一个对社会、对历史有用的圣贤人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这里的“为天地立心”的“心”,就是为人间社会确立道德标准,形成确定的价值观。人“有心”,做事就有规矩,有板有眼,有目的,有方向,有目标。天地“有心”,人间社会就会有秩序。“为生民立命”,“立命”,指掌握自己命运的根本。“为生民立命”,就是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找到前途和意义。“为往圣继绝学”,就是把以前先贤的学统继承下来。“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创造一个永久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我们不是为了制作书本,而是为了塑造人格;不是为了赢得战役和疆土,而是为了得到秩序和安宁。真正的大师的杰作是创造一种合宜的生活方式”。

语文教育是一本大书,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阅读。进行语文教育就要与文化精神、与人本观念、与人文关怀、与个性培养诸多方面相互联系起来。我们身处一个好时代,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一个学术宽容的时代,我们的观点需要一起碰撞、交锋、融合,才会真正地理解语文教育,才会拉近理论的完美与现实的缺憾之间的距离。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传真):0851-83227284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邮编:550025